污水處理工藝的介紹
目前,國內外主流污水處理工藝由生化處理部分(好氧或厭氧生物反應器)和固液分離部分(初沉池、二沉池)組成。近年來,研究人員主要關注低能耗、低成本、低占地率的高效生化處理單元的開發,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固液分離單元的研究。
例如,當今生化反應與分離過程相結合的技術發展趨勢引領了多目標、多功能生化分離組合技術的綜合發展,出現了三溝氧化溝,SBR法,UNITANK工藝等反應沉淀一體化工藝也出現了曝氣生物濾池(BAF)和膜生物反應器(MBR)等一系列將生化反應與過濾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工藝。

固液分離是制約反應器生物特性、處理效率和出水水質的重要因素。
隨著高效生物技術的不斷完善,傳統固液分離技術對高效生化處理技術功能擴展的限制日益突出。21世紀,許多新的沉淀和過濾技術成為該領域的發展熱點。

本文從技術原理和工程應用的角度介紹了幾種新型沉淀技術和新型過濾技術的研究進展。
1.新型固液分離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污水處理中,待分離系統的分離負荷和平均粒徑決定了分離技術的選擇和成本。傳統的沉淀過濾技術成本較低,但負荷和分離精度也較低。膜技術分離精度高,出水水質好,但運行成本高,負荷低。

新型固液分離技術,如微砂沉淀、硅藻土、磁分離、動態砂濾清器、濾布濾池等。
注重尋求分離效率、分離精度和運行成本之間的平衡,以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大化。